圖像還是版畫?﹣觀《香港圖像藝術節2010》後感
在香港,創作及欣賞版畫的土壤未及其他藝術,如油畫之類成熟又普及,大眾對「版畫」的想像可能還停留於凸版印刷,或者完全沒有概念都不定。
不錯,版畫藝術在國際間的討論及發展,已不再受制於傳統媒材及定義(例如有些作品已經數碼化製作),更進展至結合當代藝術的媒介,創作版畫裝置(Printstallation),這亦能在今月開始的 《香港圖像藝術節2010》(Hong Kong Graphic Art Festival 2010) 中觀賞得到,對於關心版畫發展、愛好版畫的觀眾及行內人來說,能欣賞到由不同國家、版畫工作室的作品,確是賞心樂事;然要把新元素介紹給對版畫很陌生的觀眾,在傳統和當代藝術之間,《香港圖像藝術節2010》未見填補空隙。
「大眾化」命名無助加深理解
其中,展覽《香港圖像藝術節2010﹣歧流匯聚 國際版畫交流展》,說得清楚一點,其實是香港版畫工作室及藝術推廣辦事處繳來外國的版畫工作室(print studio)的一次大聯展,主辦單位未有放大副題名稱「國際版畫交流展」,想是以降低入場觀看的門檻,放大「圖像」,這相對「易入口」(圖像不就是到處都是嗎?);又或對一直經營版畫的藝術家而言,以版畫作為表達形式已經過於日常﹣無論版畫作品用的是甚麼技法,它亦屬畫作/視覺藝術,「版畫」只是其中一種形式,這裡說的是對版畫或藝術的開放態度。
不過當大眾仍未對版畫藝術有基本概念時,只會令觀眾更沒機會了解版畫的多樣及可塑性,此舉表面上降低了門檻,但亦同時亦抵消了版畫的價值,更糢糊了「版畫」的日常性。或者策展單位可以挑選一些作品,令觀者看到版畫在裝飾性以外的實用性,或在日常周邊的可能性?
所以展覽的確有被正名的需要,作品不能被籠統地稱作「圖像」,版畫之所以是版畫,它作為一種媒介, 除去複數性(edition),媒介本身的獨立及自主性(憑雙手能印刻出不同效果的作品,就能發表甚至出版)亦值得討論及發揚,但未見展覽對此有所探討。
我認同版畫藝術創作本來就比較專門,它並不是一種有紙和筆就能完成作品的藝術,製作版畫的操作繁複,用刀刻或有時需用上腐蝕才能完成一個版模,之後還要上油墨才能印在紙上,由挑選版材到印工,用每個步驟都會出現變數,然這種「簡接性」的作畫模式亦正是版畫的可貴之處。
文化差異令門檻提高
上文提過,是次展覽其實是各地版畫工作室的交流展,理所當然地會放大各工作室的背景簡介,然「工作室」對觀眾來說是否就是了解作品的關鍵呢?
在外國由於版畫發展成熟與普及,亦由於版畫藝術要用到的器材及工具大而且多,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很容易就聚在一起經營工作室,然風格未必一致,而策展單位選擇以工作室為單位展示作品,觀眾很自然地順著這種編排,對照各工作室的技法和風格的迴異,而忽視了其藝術家本身的創作概念。 作品自述(artist statment)及藝術家簡介欠奉,更是少了一個線索讓觀者了解藝術家的想法。
文化的差異令觀眾難於理解工作室的重要性,在香港藝術家利用工廠大廈來當工作室,而最後都被商家用來炒賣的語境下,「版畫工作室」這一類佔空間、需要器材的地方,對任何香港人來說都是奢侈品,換句話說,以工作室來把作品分類,除了調低了「個人」的獨立性外,更甚的是令人覺得這門藝術更難以接觸。
如果場館不是以工作室分類呢?也許可以以國家、技法或甚主題來分類?這樣可令觀眾容易理解各國的文化特色、同一技法能衍生的效果及至藝術家本人的想法多一點?
推廣力度不足
觀乎《香港圖像藝術節2010》,作為一個推廣及教育的專題活動確實仍有不足之處。例如展覽之前舉辦的〈大師班〉工作坊時間太倉促、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行的〈開倉〉及展覽開幕後的〈藝術家對談〉的宣傳不足以致參予人數少,未能為大眾提供多一點對版畫的認知,及未有機會展開深化的討論等。
當然這些也涉及資源問題,如撥款不足:參展藝術家需要付出參展費用以幫補裝錶開支;〈開倉〉在文化博物館的有限協助下,未能將之變成一個能容納更多受眾的小回顧展(多辦兩天也好?);工作坊亦因是免費之故,材料費並不便宜,不能亳無條件地多辦幾場;在人手匱乏的情況下亦只能單靠香港版畫工作室的電子報做宣傳……
雖謂版畫是所謂「小眾」藝術,但香港亦不乏出色的版畫藝術家,當局應該多撥資源予有關組織,令版畫藝術更普及大眾。
(原刊於2011年1月5日《信報》藝評欄,正題及副題刊出後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