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31, 2008

小展特備節目:創作女子談我城/我城女子談創作


見微知著。對談會邀來四位我城的創作女子,從微細處分享她們的創作和生活。
談談我城、想想生活的點滴,分享或隱或現在她們的圖像與文字、視覺與聲音中的我城;和活在現實與網路世界中的生活點滴。

祝雅妍|Chuk Nga-yin Phoebe(主持)
臉圓眼細多痣。在劇場工作了一會,在學院擾攘過些日子,現在主要從事交收稿件工作。最想做及最懶做的是寫詩。


陳麗娟|Chan Lai-kuen Flora(文學)
從事文字工作及翻譯。文字創作曾刊於《字花》、《秋螢》、《詩潮》、《我們詩刊》、《呼吸》等。2007年於(香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修畢藝術課程。


何倩彤|Ho Sin-tung(繪畫)
1986年出生於香港,200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她的作品有時被展出、收藏、遺棄。畫布是她的哭牆。


許行一|Yvette(音樂)
不是藝術家,但總在做和藝術相關的事。獨立樂隊「粉紅A」低音結他手及攝影行動組織「光影作用」成員之一。

good girls talk!!!!講野啦講野啦講野啦!!!!!難得的組合,你不是打算錯過吧?

另,23號和之後來看展覽但買不到布袋的朋友,對談會之前會再入貨!密切留意呀!

標籤: , , , ,

星期一, 10月 20, 2008

未sugar限量小貨物

標籤:

星期日, 10月 19, 2008

書票,展覽期間有得賣

標籤:

星期六, 10月 18, 2008

自天星之後也沒這樣大堆頭過




近日進展順暢,慢,不是可以出細貨,而是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然後順利成事。

如題,雖然時間緊迫,還有超多雜務要做,都忍不住拍下幾張相,可一不可再的美麗和感動。

為了今次展覽豪買了兩個大墨轆,據招紙寫是made in Japan的。不要問我錢從哪裡來,總之,只要相信,我還是可以一一報答大家。

除了油墨轆,還有買了兩個小剷子,一個用來混顏料(人家用來剷牆紙那些),一個用來清顏料(人家用來剷地上變黑香口膠那些,由於太懶清潔所以買)。真的是小改變大改善,抓狂的工作變得比較順心。

另展覽期間特備滿足大家購買慾的產品上場,如果時間許可會盡早放上來給大家看。

標籤: , , ,

星期四, 9月 25, 2008

女子習作:花苑版畫小展(good-girl-goods karden print-makings mini solo)


黎啦!

開幕: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晚上6:30
opening: 6:30pm, 23 oct 2008 (Thursday)


主辦|作品代理:70+ 文字/藝術工作室
organizer, agent:70+ art/words

協辦:《月台》
co-organizer:“platform”

場地|查詢:艺鵠 (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1樓)
venue, enquiry:art & culture outreach

花苑作品大都見腳不見首、見貓不見狗;用刻板來爭取自由,剛烈中帶點溫柔。無論你記得與否,永遠懷念這個鐘樓。

——graphicairlines

花苑的版畫有一股沉著的詩力,猶如在赤日下薰蒸了幾個世紀的石器,在暮色蒼茫裡散發著蕊核的溫熱,晚來涼了,撫之斑駁而圓融,聽之可辨暴雨和驕陽沉潛的呼喊——藝術與勞作渾然一體,儼然就是生活苦況的同義詞,刻苦是骨,刀鋒是血,那才可以拓印出生命的全部,聽好,是全部。

——葉輝

不要小覷花苑刀下(是,是刀下!)的小貓、小狗、小女人和城市小景。甜美的顏色,不一定就是旖旎的風景。原來修讀多媒體的她,這兩、三年來無師自通地搞起版畫來,從娛己娛人的信封、信紙與紀念書票,到仝人雜誌(是的,就是《月台》!)、社運宣傳(是的,就是那張墨綠色的「天星碼頭」!),花苑版畫作品的文學性越來越活然於紙上,獨立成篇。似有還無的敍事,像跳格電影;人和動物,有時只露出半只腿,連眼睛也沒有,看起來卻總是百無聊賴,卻又隱隱然透着一種孤獨感;城市的角落似曾相識,卻又保持着靜默的距離。在這個影像消費的年代,還有人用刀一刀一刀的刻,與自己的青春和荷包都過不去,似乎有點笨。然而從單色的麻膠版到木版套色,這種低成本高勞動力的傳統媒介既可孤芳自賞,又可革命宣傳,實牙實齒的感覺,數碼影像實難以媲美。花苑的作品,沒有要人偃息仰視的神氣,卻惹人凝神閱讀、把玩遐想。

花苑的第一次個展,將會展出她這三年以來的刀耕原作,包括從未發表的獨立畫幅和已經化身成書面、海佈與社運宣傳的原作。而她有一個有點難以啟齒的願望,就是擁有自己的版畫機。所以展覽除了想多聽大家意見外,亦希望能為她賺點小錢,繼續創作。

=======================================================
如果這樣切身的事還是從人家的網頁貼過來,好似有d流呀呵?哈哈...

well....從前其實我真的以為搞展覽/出書是很厲害的事,所以一直都不敢亂說要搞。這次自己真的有個展覽了,就得努力做好。展覽名為「習作」,不能再貼切,我是真心謙卑地想聽聽大家的意見,26歲都要來了,就對自己交上學期中的功課了。
作品不是很多,或者都已經發表過,你又看過了,但就當是來看版畫真身吧,每一張都是很用心的去想、刻和印的。如果你相信這種媒介能夠抗衡或改變一些事情,請你都來,就當是為這種藝術作一個推動的齒輪,那是一種屬於基層、勞苦大眾最原始的發聲媒介。而這更是我自接觸藝術以後,第二個改變我人生且要它成為終身事業的藝術。所以這個展覽對我來說很重要,雖然展出的畫,可能你我都很眼熟,(一些畫眼熟到我已不想再拿出來了,怕大家悶),如果你來,我會很高興的。:)


我專登整左展覽專頁,來看看呀!
kardenc.net

標籤: , , , , ,

星期一, 8月 04, 2008

展覽前的圖話之一

近來睡眠質素很差,還脫髮嚴重,想試看中醫,未有計劃。
10月展期近,如果能夠,隔兩三天一篇的寫關於我的畫背後的一些故事和創作情緒,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都整理一下,心情甚為不隱定,若最後還是一頭霧水請見諒。為免跟舊post重覆,作品會抽起部分影象當preview, click 圖能睇全相

大小鐵系列
翻看鐵系列的舊post,沒法找出你的軌跡,不知從何時我的事都跟你無關,世界只有我和兩隻貓,那些夜裡,我躺在梳化發呆畫畫讀書,起來雕刻印畫掛起清洗,你回來一秒,就消失,由於不能相信(也無法叫你相信),就插盲自己雙眼看不到零事件零感覺以及自己的存在,當然沒辦法也沒可能叫你一起面對,就在博客拿回丁點存在感和所有的感情連繫,好的壞的都與你無關。
這個系列,始於跟你的關係凍結,一起入夢都覺得高攀,就把自己累透才去睡,睡在你離開之後,床褥窩下仍然暖著的位置,入夢之前除了貓叫和鬧鈴,最搶耳的應該是關門的聲音。
關於貓和眼淚,到現在仍是一解釋不到的事。貓吃東西時會流淚應該是一種關於慾望和被需要的渴求,那個下午以後,我終於明白,不過你不知道。
至於那些被人認為是沒用處的信封,我實在有一種解不開的情結,或者是一廂情願地以為當你收到再打開就會快樂,貓跑到信封上只為搏君一笑,多可愛沒用處都會亂放,到人家厭棄之時也必要流浪,留下枯乾了的貓毛,遇到吃的還是照舊兩行眼淚,你以為牠們在哭,其實牠們始終快樂。
你把貓帶進我的生命,然後我把貓都從你生命中一起帶走,離開軌跡。後來有些人為牠們的生命附加生命,成了詩。
而那些因為不懂事以為印上百零個就會損耗還大聲宣佈已絕版的貓版畫,我不會再做,我認為當時的我應該到了極限,關於忍耐的極限。

#01 詩:麥樹堅

無論囫圇或細味
四角星中央的小孔
常讓我看到你們的夜空
出現了四月隱現的貓星座



#02 詩:呂永佳

不要告訴媽媽
我放下一粒碧綠色的波子
在水退盡的時候
讓她
發現喜悅


#03 詩:可洛

生活如刷牙動作
重複的慄動
令毛髮擺往未知的方向
冷白燈下的牙膏
映照出貓的瞳孔
一眨一世界


#04 詩:恆一

無眠的時間聚合成妳的形象
如一隻熟睡的小貓 
呼吸聲微小得我以為我不再在意
外面夜涼 我躲在被窩
卻聽見小貓嬌小的步履
就如那次我將耳朵貼著妳書桌面
聽到妳筆頭的寫字聲



p/s:應該除了購買了《月台》創刊號的100個人以外,沒有人知道,甚至我自己都忘掉,四款都有一首詩。
創作日期:2005年11月 9日~2006年1月24日
尺寸:4"X6"
edition: 不能準確點算數目,出現過的包括《月台》創刊號紀念品信封(每款25個)kubrick和紫羅蘭書局明信片牛棚地攤信封信紙

大小鐵系列的所有舊post

標籤: , , ,